2021年以台灣茶黃金年代為背景的最美時代劇-《茶金》開播
描述1950年代茶葉比金子還貴重的輝煌鼎盛時代
是的!你沒看錯!茶葉比黃金還貴重
但台灣的茶歷史已發展上百年~ 是台灣重要的經濟作物
我們今天來好好認識台灣種植茶樹歷史吧!
台灣茶業發展橫跨 清領時期 → 日治時期 → 民國時期
其實台灣原本就有原生種的茶樹,但都是周邊居民自行加工,只供自家飲用
這種原生種茶樹稱為「台灣山茶」,現在仍然可以在中南部山區看到他們的身影唷~
◆ 清領時期
隨著中國福建安溪移民的遷入,以及英國商人約翰杜德(John Dodd)來台考察樟腦產地時,同時移植茶苗、提供製茶技術並設立精製茶廠。
台灣茶業漸漸開始系統化、精緻化,並開始外銷走向國際,當時外銷的茶就叫做「Formosa Tea」
這時台灣的茶葉與貿易重心慢慢從南部轉移至北部。
◆ 日治時期
這時期的台灣茶樹品種,除了原先從福建傳入的品種,日本人也經過多年試驗,
選出 青心烏龍、青心大冇(音同某)、大葉烏龍、硬枝紅心四大品種作為重點培育,也大力推廣台灣紅茶,為將來台灣茶業的蓬勃發展打下紮實的根基。
1937年 日月潭紅茶以「Formosa Black Tea」為名送至倫敦拍賣會,大獲好評,甚至成為日本天皇御用貢品 。
但後來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,各項資源匱乏,台灣茶業幾乎減產了90%以上。
◆ 民國時期至今
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各國茶業市場皆受到重創,製茶產業尚未復原,但台灣茶業靠著之前累積的基礎與民間、政府的相互配合,茶園迅速復耕、工廠恢復產能,讓台灣茶有機會殺出重圍在國際間嶄露頭角,造就了民國初期茶葉比黃金值錢的盛況。
民國60餘年開始,外銷量開始降低,政府開始鼓勵茶農們轉戰內銷市場,自產自銷。
1975年舉辦了第一屆的鹿谷茶比賽,到今天,鹿谷鄉農會比賽都是最有公信力的比賽之一。
到現在,茶不再是皇親貴族的專利,而是融入我們的生活,像是近代流行的泡沫紅茶文化,更是在國際發揚光大,外國人第一個想到的台灣美食通常都是珍珠奶茶,讓我們見證了台灣的軟實力。
某個活動中心或是某間廟宇外的榕樹下,都能看到一群三五好友聚在一起泡杯茶。
『茶』在生活中無所不在,我們再一起繼續了解老祖宗的智慧吧!